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一义多形”现象考察  

A Study on the Phenomenon of“A Sense of Polymorphism”in Vernacular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晖[1] 张文国[2] ZHAO Hui;ZHANG Wen-guo

机构地区:[1]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2]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50014

出  处:《潍坊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50-53,共4页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末民初白话词汇双音化研究”(15CWXJ35)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末民初白话报刊语言通俗,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新材料。那时在表达同一概念意义时,所使用的语言单位在音节数量的多寡、构成成分的增减、构成语素的次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自由度,存在着较多成系统成类聚的“一义多形”的语言现象,具有鲜明的过渡性特征。

关 键 词:白话报刊 一义多形 清末民初 过渡性 

分 类 号:H109.3[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