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尹邦志[1] 李波[1] Yin Bangzhi;Li Bo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1年第5期52-62,共11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隆钦巴《法界宝藏疏》译注、研究”(2020005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汉藏佛学交融的典型——《隆钦七宝藏》研究”(2020STD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修行体系的传承、教义思想的阐释角度看,存在一个"汉藏佛教",因为汉藏两地佛教有深刻的亲缘关系、共同的精神禀赋、一些共同的教法传承,以及共通的话语体系。"法界"是"汉藏佛教"教理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吐蕃时期影响千年的"顿渐之争",可在此教理基础上获得较为明晰的解释。顿渐之别,即"顿入法界""渐入法界"之别,是对"法界清净""境智关系"不同的阐释,但都符合佛教的正理。从"汉藏佛教"这一学术视野讨论"顿渐之争",不仅可以还原这一事件的真相,而且可以解释教义和修行体系上的一些深奥道理,既有助于佛教教义探索,也有思想史研究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2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