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林波[1] 刘雨茂 Cai Linbo;Liu Yumao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2]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1年第5期92-92,93-103,I0002,I0003,共14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基于文化符号学的道教真形图研究”(16BZJ038)阶段成果。
摘 要:在四川彭州石炉山昌意王祠遗址,笔者发现一座保存较完整的道教神道碑。该碑系6世纪天师道团造立。碑铭记叙了道团由湖北鄂州徙往四川漓沅治的历程,并刻有道团成员姓名、身份称号等信息。藉此结合文献分析,可浚窥南北朝天师道团历史存在状况:在组织形式上,他们依然采取的是祭酒领户制,且显示出强烈的宗族性和凝聚力;在传道方式上,他们往往隐存于民间而秘传章符;在信仰情感上,他们亦倾心皈诚于旧天师道。依此可见,南北朝天师道祭酒制团体并未真正衰落,而是深植于民间社会中,延续着自身的历史。
分 类 号:B958[哲学宗教—宗教学] K877.42[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