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伍小乐 WU Xiao-le
机构地区:[1]湖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出 处:《理论导刊》2021年第12期63-69,共7页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精准扶贫视域下湖南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17B068);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的逻辑体系及其时代价值研究”(18YBQ040);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研究”(XSP20YBC064);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20GG011)。
摘 要:道德在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道德在主体身份、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评价标准上发生了重大变迁。社会治理需要根据道德变迁进行调适: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获得主体资格,要求社会治理体现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集体主义原则主导下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的正当化,要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将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要求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坚持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道路;多元主体促成评价标准多元化,要求社会治理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寻找主体间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