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医务社工的小组模式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邵静雯 胡卿 黄茜[1] 

机构地区:[1]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200135

出  处:《中华养生保健》2021年第16期186-188,共3页CHINESE HEALTH CARE

基  金: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青年项目资助(20204Y0135);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人才培养计划资助(GLRq2018-01)。

摘  要:目的观察联合医务社工的康复小组工作模式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收治的74例卒中后伴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药物及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由传统的康复工作小组共同实施;观察组患者在传统角色中引入专业医务社工共同组成工作小组,并且医务社工通过主导个案服务、小组活动以及社区活动的方式给予疾病咨询、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社会资源等多方面支持。结果两组患者经12周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改良巴氏指数(MBI)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MBI以及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MA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医务社工的康复小组模式,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各方面疗效均有显著改善;相较传统小组工作模式,尤其在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理状况三方面助益更大。

关 键 词:医务社工 康复小组工作模式 卒中后抑郁 康复疗效 

分 类 号:R496[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