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0年济南市化学性眼部灼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eye burns in Jinan city from 2017 to 202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会越[1] 林赓 马文娣[1] GUO Hui-yue;LIN Geng;MA Wen-di

机构地区:[1]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62

出  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21年第5期428-42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

摘  要:以2017—2020年济南市100例眼部灼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年龄、职业分布、致伤原因、发病季节、灼伤程度、治疗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眼灼伤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以>30~40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Ⅰ级灼伤患者最多,眼部灼伤好发于秋季。致伤化学物发生率排序依次为强酸>碱性化学物>磷>焦油>苯及其制品>苯酚;角膜白斑、角膜血管增生、角膜薄翳为主要并发症;治疗后多数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以视力0.40~0.79占比最高。

关 键 词:化学性眼部灼伤 流行病学 

分 类 号:R135.92[医药卫生—劳动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