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为靶标的相关药物在急危重症医学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贾天元 王世伟 罗成准 王子达 陆晓晔[1] 杨倩[1] 朱长清[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科,上海200120

出  处:《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1年第5期408-415,共8页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080211)。

摘  要:随着科研和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纳入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疾病谱日趋增多,包括严重创伤、重症感染、心肺复苏相关疾病、急性循环衰竭等一系列可危及生命的疾病。深入研究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并探究如何通过临床实践转化,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有效的生命支持和器官功能保护等治疗措施,是急危重症医学科研领域的核心。在常见危重症[如心肺复苏后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 syndrome,PRS)、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脓毒症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面对应激压力,为保证重要器官(如心脏、脑、肝脏)的血流灌注,会产生血液重新分布效应;而缺血器官、组织重新获得血液供应后,不仅不能使相应器官组织功能恢复,反而加重其结构损伤及功能障碍,即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病理生理学现象。诸多动物及临床研究表明,感染、创伤、烧伤及IRI等感染或非感染因素能够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进而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有着较高的致死、致残率[1-3]。

关 键 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失血性休克 病理生理学 重症感染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心肺复苏 

分 类 号:R459.7[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