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红梅 蔡玲玲[2] 李元文[2] 张丰川[2] 吴希玲 蒋丽媛 聂颖 孙铭梓 刘营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 [3]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1年第12期2245-2247,共3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15468001)。
摘 要:银屑病属于中医“干癣”“顽癣”“白疕”等范畴,古代医家从风、湿、虫、毒角度认识本病,当今医家多从血分论治,对于痰湿与银屑病关系的论述较少。部分银屑病表现为病程缠绵、皮损肥厚、斑块潮红、鳞屑厚浊黏腻等,与痰湿特点一致,笔者认为内生痰湿为其病机关键所在。银屑病患者本身脾虚,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可以产生痰湿;治疗过程中过用寒凉药物,伤脾肾阳气,气化失司,亦可产生痰湿。痰湿阻滞气血运行,血不行则留而为瘀,形成痰湿瘀胶结的病理状态。痰湿瘀阻于皮肤腠理,气血津液不能正常敷布,肌肤失养而生斑块、鳞屑病变。对于银屑病患者本身脾虚生痰湿者,治疗宜健脾运脾,调理气机;对于治疗过程中过用寒凉药物伤阳气而生痰湿者,治疗宜温化痰湿,恢复气化;对于银屑病痰湿病机形成后期,气血失畅,痰湿瘀结者,治疗宜痰湿瘀同祛。本文拟从痰湿角度论述银屑病的治疗,以期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开拓思路。
关 键 词:痰湿病机 银屑病 健脾运脾 温化痰湿 痰湿瘀同祛 中医治疗
分 类 号:R27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