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习刚[1] Chen Xigang
出 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1-12,共12页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基 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点项目“清末民初以来河南乡村治理研究”(项目批准号:21A22)。
摘 要:历史上有两个鲁阳关,楚国鲁阳关是其一,并且是鲁阳关的专称。鲁阳关历史悠久,虽然明确记载在战国时期,但可能早至春秋,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与中原各诸侯兼并的产物。鲁阳关初名鲁关,得名于鲁县,又随鲁县称鲁阳县而名鲁阳关。鲁阳关是春秋战国延至明清的三鸦道上要隘,是第二、三鸦路的起点,成为历史上汝州与南阳的地理坐标,一关两城分跨在历史上汝州与南阳交界处分水岭南北河水(鲁阳关水)谷地,相距近10里,今属南阳市南召县皇后乡分水岭村,鲁阳北关约在分水岭北四十里铺与五里铺间对角沟的地方,即“南召县鲁阳关——楚长城遗址”处,横跨瀼河(北鲁阳关水)河谷;南关约在分水岭南,横跨鸦河(南鲁阳关水)河谷。鲁阳关在中国关津史上较为重要的地位体现在军事重地、交通要冲、历史典故及文学创作题材来源等方面,又以历经两千余年风云变幻的军事要冲为著。
分 类 号:K928[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