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海陆空天惯性世界》2021年第12期114-133,共20页NAAS & Inertial Technology
摘 要:自从航空母舰这一革命性舰种和与其相关的一系列新颖战术出现以来,如何利用这一空中力量的有效投送平台保护其自身乃至整个舰队免遭同样来自空中的威胁打击,就一直是航母乃至海军舰队技战术发展中的一大核心课题。囿于资料、历史与知名度等因素,从二战结束直至当代半个多世纪间航母防空技战术的演进,与百花齐放的间战探索期和波澜壮阔的二战海空战实践这些时有论著涉及的历史阶段相比始终没有太多着墨。航空母舰上空的卫士是如何一步步由机炮转向导弹、从手动引导转向自动协调、从数百米内的缠斗进化为几百干米外的对抗,等等,这些都成了相对不为人知的历史段落。幸而著名海军历史学家诺曼·弗里德曼先生的《舰队上空的战斗机:从双翼机到冷战时代的海军防空》(《Fighters over the fleet Naval Air Defence from Biplanes to the Cold War》)一书已于2016年出版,这一著作以客观的视角、丰富的资料与详尽的笔触梳理并总结了航母防空在技术与战术方面从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萌芽时期直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演进脉络。笔者在此特选取其中二战后到当代的内容加以编译,以飨读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