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置·乡愁:马勒《第六交响曲》之空间意义  

Antithesis and Nostalgia:The Spatial Significance of Mahler's Sixth Symphon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迪 Fang Di

机构地区:[1]上海音乐学院,上海200031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年第4期37-40,共4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摘  要:特定的声音产生于特定的空间,且制造特定的空间感。音响场景,正是由音响的空间性构建起来的。音响场景的转换,也是作曲家意识的转换,是音乐作品叙事动机和中心的转移。马勒的《第六交响曲》以多个特征鲜明的主题建构了多重的声音空间。其间,既有属于马勒本人记忆的声音空间,又有作曲家有意构建的声音空间,以及更广大的由音响所指征的精神空间。本文试从马勒《第六交响曲》的空间维度出发,探究其音乐修辞之对置手法、乡愁情愫。

关 键 词:马勒《第六交响曲》 对置 乡愁 空间意义 

分 类 号:J601[艺术—音乐] J6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