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庆石[1]
机构地区:[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出 处:《西部探矿工程》2021年第12期89-93,共5页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大型岩性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与有利区带评价”(2017ZX05001-00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松辽盆地北部石油精细勘探技术完善与规模增储”(2016E-0201)。
摘 要:富油凹陷向斜区岩性复合类油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以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北向斜的扶余、高台子油层为解剖对象,在构造、沉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有效源岩分布、油源断层通道、古压力场特征等,采用油藏解剖与成藏条件分析的方法,对向斜区的成藏控制因素及油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凹陷向斜区的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富油凹陷向斜区成藏的主控因素为:(1)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的主要分布范围;(2)超压、构造与油源断层共同组成优势油气输导通道;(3)砂体类型与油源断层的配置关系是形成油藏的关键因素之一;(4)油源断层密集带与鼻状构造构成油富集主要部位。建立了向斜区3种成藏模式:(1)向斜中心低部位的油源断层与砂体为主控的构造—岩性控藏模式;(2)向斜陡坡带以断层为主控的断层遮挡控藏模式;(3)向斜缓坡带以构造为主控的岩性—构造控藏模式。
分 类 号:TE12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