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阈值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导向补液预防骨科手术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莹莹[1] 刘莉[1] 吕瑞兆 柳洁 张慧娟 井郁陌[1] 

机构地区:[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河北沧州061001

出  处:《山东医药》2021年第29期81-84,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20191278)。

摘  要: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阈值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导向补液预防骨科手术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并从血流动力学、容量反应、容量状态及血管活性物质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方法选取拟行骨科腰麻手术患者2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67例;对照组常规补液,不进行超声检查和液体预补充;IVC-1组、IVC-2组均行下腔静脉超声监测,分别以IVC-CI>50%、>40%为阈值导向补液。观察腰麻后低血压发生情况,记录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三组入手术室(T_(0))、麻醉即刻(T_(1))、麻醉后5 min(T_(2))、麻醉后10 min(T_(3))时的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容量反应[心输出量(CO)],T_(3)时容量状态[每搏量变异度(SVV)],腰麻前补液量、总补液量,T_(0)、T_(3)时血清血管活性物质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结果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IVC-2组<IVC-1组<对照组(P均<0.05)。三组T_(2)、T_(3)时HR、MAP低于T_(0)、T_(1)时(P均<0.05),且IVC-2组>IVC-1组、对照组(P均<0.05)。三组T_(2)、T_(3)时CO较T_(0)、T_(1)时呈下降趋势(P均<0.05),且IVC-2组>IVC-1组>对照组(P均<0.05)。T_(3)时SVV IVC-2组<IVC-1组<对照组(P均<0.05)。腰麻前补液量IVC-2组>IVC-1组,总补液量IVC-2组>IVC-1组>对照组(P均<0.05)。三组T_(3)时血清TXB2、AngⅡ、ET水平均低于T_(0)时(P均<0.05),且IVC-2组>IVC-1组>对照组(P均<0.05)。结论以IVC-CI>40%或>50%为阈值导向补液均能降低骨科手术患者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率,但前者更显著;这可能与其更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容量反应、容量状态,提高腰麻前补液量、总补液量,降低缩血管活性物质波动幅度,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有关。

关 键 词:阈值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导向补液 腰麻 低血压 血栓素B2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 

分 类 号:R614.4[医药卫生—麻醉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