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会敏 冷军 魏方月 郭文 田梦 LIU Hui-Min;LENG Jun;WEI Fang-Yue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00 [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年第24期5494-5498,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247)。
摘 要:目的探究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1994~2019年发表于中国知网和Pubmed中的有关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相关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选穴规律。结果共计纳入文献144篇,经数据汇总、分析显示手阳明大肠经(频次391)、手少阳三焦经(频次186)、手太阳小肠经(频次150)、手太阴肺经(频次48)和手厥阴心包经(频次47)上的腧穴常被临床选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且根据腧穴使用频次得出治疗该病前三位的腧穴为肩髃(98次)、曲池(93次)、合谷(89次),临床使用率前十位的腧穴还包括外关(78次)、肩髎(58次)、手三里(53次)、肩贞(46次)、尺泽(35次)、臂臑(33次)、天宗(32次),多选取五输穴、八脉交会穴和原穴等特定穴治疗本病,补泻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联合电针治疗时多采用疏密波波形;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最高的穴位组合为肩髃-曲池、合谷-曲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排名前20位的腧穴分为2大类。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与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肺经和心包经的受损有着密切关联,针灸治疗时选穴多为循经选穴和局部选穴,临床治疗时应注意五输穴、八脉交会穴和原穴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根据腧穴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合理进行腧穴配伍以增强治病之功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