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小星 Zhang Xiaoxing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哲学系
出 处:《哲学动态》2021年第11期85-94,共10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自主选题项目“宗教体验的认识论意义”(W820300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哲学‘德性’解释策略的语境挑战研究”(YB2020018);云南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专项支持“东方宗教认识论”(C619300A0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与当代二元论有着相似的理论动机,但其论证资源却更加丰富。一方面,笛卡尔要求我们清楚明晰地认识身心的本质差别;另一方面,笛卡尔的上帝观念又为身心可分离的结论提供了额外支持。有学者认为,"清楚明晰"与"上帝"在身心可分离性论证中存在着冲突:无论作为"全能者"还是"至善者",上帝都难以在身心可分离性论证中与"清楚明晰"的认知恰当协调。不过,尽管困难重重,上帝却依然能在可分离性论证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认知角度出发,可以对上帝的功能进行部分说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2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