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广益[1] LI Guangyi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 处:《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6期56-67,共12页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抗战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CZW045)阶段性成果。
摘 要:舒群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创作中,不仅通过描写各种象征符号的争夺展现了沦陷区各族人民民族国家认同的觉醒和高扬,还藉由对流离彷徨的异族弱者满怀同情的书写,彰显了源自底层生活和殖民经验的兼具阶级意识、民族自觉和人道精神的国际主义立场。这种生发于族群、阶层、地域三重边缘身份的国际主义,是舒群之于抗战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