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检验科,广东珠海519015
出 处:《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年第22期3629-3631,共3页Moder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摘 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9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489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测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SPSS 3.0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其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标本分布占比高低依次为痰液(63.0%)、脓液及分泌物(21.5%)、尿液(12.5%)、腹水(0.6%)、血液(0.4%)、其他(2.0%);铜绿假单胞菌临床科室分布占比高低依次为呼吸内科(24.1%)、骨科(20.5%)、ICU重症监护病房(9.6%)、心血管内科(7.2%)、脑病内科(6.8%)、脑病外科(5.9%)、泌尿外科(5.7%)、康复科(3.9%)、其他(16.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11~30岁年龄阶段患者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的耐药性较高,31~50岁年龄阶段患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氨曲南的耐药性较高,51~70岁年龄阶段患者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70岁年龄阶段患者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高。结论3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趋势较稳定,应重视细菌耐药性动态检测,根据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点合理用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8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