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彩英[1] 许雪梅 杜丽群[1] 韦彩云[1] 李耀跃 宁丽娟 蓝梅莺 黄晓嫦
机构地区:[1]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三病区科,广西南宁530023
出 处:《现代医药卫生》2021年第24期4277-4282,共6页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9A06);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80599)。
摘 要: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应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时穿刺血管的选择、置入长度、留置时间、药物适用范围等情况,并评价发生导管异位和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为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HIV/AIDS患者中正确使用及并发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艾滋病科2019年1—12月HIV/AIDS住院患者中采用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术的77例患者资料,对穿刺血管的选择、置入长度、留置时间,以及发生导管异位、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7例患者穿刺静脉包括经头静脉穿刺5例(6.5%),经肘正中静脉穿刺27例(35.1%),经贵要静脉穿刺45例(58.4%)。患者导管并发症主要是无症状血栓和导管异位,分别占27.1%和18.7%,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异位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穿刺静脉、置管长度、住院时间组间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长度是导管异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2.503,95%CI 4.524~609.289,P<0.05)。对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穿刺静脉间导管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35,95%CI 0.018~0.994),穿刺静脉与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无关(P>0.05)。结论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时应结合科学的置入长度,首选贵要静脉进行穿刺,其在HIV/AIDS患者中应用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及优势。
关 键 词: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 HIV/AIDS患者 导管异位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