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旸[1] 李帷[1] 孟梦[1] XIAO Yang;LI Wei;MENG Meng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北京100010
出 处:《北京中医药》2021年第10期1095-1096,共2页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项目(PZ2018011)。
摘 要: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常伴有上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嘈杂、反酸、嗳气等症状,多因外邪袭胃、饮食伤胃、恼怒忧思、久病虚损、劳累过度、虫积扰胃等损伤脾胃,导致脏腑气血紊乱,血脉涩凝不通而导致胃痛。胃痛症状多见于西医学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李乾构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脾气虚贯穿于胃脘痛病程的始终,因此在治疗胃脘痛过程当中,根据不同疾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四君子汤加减化裁,在健脾和胃的基础上加用通降胃腑、活血化瘀药,注重气血双调,辨明寒热,分清虚实,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6.33[医药卫生—中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