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一站式艾滋病干预模式探索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志鹏 郑煌 傅洁[3] 庄鸣华[3,4] 宁镇 

机构地区:[1]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系,荷兰乌特勒支省3584CS [2]上海飘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心生SCMC) [3]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上海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出  处:《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1年第7期565-567,共3页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2019-2020310106PYDMSM004166,2021-2022310101PYDMSM922952C)。

摘  要: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1-2]。三十多年来,我国政府,特别是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3]。吴尊友[2]对中国艾滋病防治模式的变化做了三个阶段的划分。第一阶段(1985—1994年),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基本没有开展。从第二阶段(1995—2003年)开始,针对部分高危人群开展了艾滋病预防干预的试点工作。第三阶段(2004—至今),大规模的预防干预措施开始落实.

关 键 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 社会组织 一站式服务 

分 类 号:R183.9[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R512.91[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