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昌琨 周峰峰 YANG Chang-kun;ZHOU Feng-feng
机构地区:[1]上海开元骨科医院,上海201203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出 处:《中医药通报》2021年第6期10-12,共3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基 金:“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No.2018ZX10725506);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项目(No.19401934100)。
摘 要:湿热黄疸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成熟于张仲景,叶天士在继承前贤理论基础上,辨治湿热黄疸颇有特色,虽然所留病案并不多,但对后世医家颇有启迪。吴鞠通对其尤为服膺,并将《临证指南医案·湿》《临证指南医案·疸》中湿热黄疸四则医案整理编入《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中。本文首先通过回顾湿热黄疸的历史沿革,分析叶天士辨治湿热黄疸的思路,再从《临证指南医案》所录四则医案及《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所录条文入手,阐释叶天士辨治湿热黄疸用药特色及吴鞠通对其经验的继承和发挥。
关 键 词:湿热黄疸 叶天士 吴鞠通 《临证指南医案》 《温病条辨》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6.41[医药卫生—中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