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溯源、认知内化与路径转向:当代华语电影国家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7

Discourse Tracing, Cognitive Internalization and Path Turning: The Shaping of National Imag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慕玲 许孝媛 Mu Ling;Xu Xiaoyuan

机构地区:[1]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 [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1年第12期68-76,共9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影视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9JDYTA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西方文艺作品中,中国形象经历了从"极端美化"到"极端丑化"的嬗变过程,表征着西方对东方的"他者化"想象。这种想象一定程度上内化为华语电影在自塑中挥之不去的认知阴影,以及讨好海外市场的捷径。目前,华语电影在海外所建构的国家形象大抵分为四类:武林天地、玄幻境地、发展中的乡土、去不到的他乡。四种形象虽有部分代表性,但并非当前中国多元立体的社会真实。华语电影需在坚守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合世界共通情感,"直言"式地呈现当代中国形象。

关 键 词:华语电影 国家形象 文化杂糅 “直言” 去殖民化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