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到田野研究新范式——陶立璠学术研究谫论  被引量:1

From Multi-Ethnic Literary History to the New Paradigm of Fieldwork:On Tao Lifan’s Studies in Folklo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毛巧晖[1] Mao Qiaohui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出  处:《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6期107-113,共7页Folk Culture Foru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学术史”(项目编号:20BZW190)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学者资助计划“新中国七十年民间文学学术史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80年代,民俗学学科亟待恢复与重建,陶立璠以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为基础,展开多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并逐步转向民俗学研究。他以教学经验为基础编纂了《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民俗学概论》等教材,凸显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俗的"多样性"与"本地性",对完善民俗学学科体系有一定助益。在1989—1991年中日联合民俗考察活动中,陶立璠吸纳福田亚细男的村落研究理论,并在后续研究中延续了"在具体村落中理解民俗"的理念,总结出"一步三回头"的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田野范式转向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 键 词: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民俗学概论》 中日联合民俗考察 田野作业 

分 类 号:K890[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