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华龙
机构地区:[1]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上饶334600
出 处:《江西医药》2021年第11期1994-1996,2015,共4页Jiang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对比不同术式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广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实施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的38例患者纳入A组,将实施经后路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方案的37例患者纳入B组。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RDQ)评分,并比较随访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3个月时的后凸Cobb角明显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明显升高,且A组凸Cobb角低于B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3个月时的RDQ评分明显下降,且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后路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术比较,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方案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更低,手术时间更短,后凸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及腰椎功能改善效果。
关 键 词:胸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 经后路复位固定椎间融合 腰椎功能 并发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