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付振奇 陈淑云[2] Fu Zhenqi;Chen Shuyun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沙410081 [2]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武汉430079
出 处:《当代经济研究》2021年第12期82-92,共11页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00406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19JZD012);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YBQ082);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A32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JJ40362)
摘 要: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其取得成效的原因却莫衷一是.通过梳理不同学科对产权功能的论述发现,看似曲折的农地产权制度变革背后有着合理的经济、社会与政治逻辑,不同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都是在考虑制度实践困境、国家能力状况、国家诉求特征等约束条件下的抉择,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在约束条件下适势推进制度变革,通过产权功能的逐次释放来提升制度绩效:农地产权功能发挥整体上经历了由单一到全面的过程,经济功能发挥具有渐进性特征,社会功能发挥经历了由强制性向规范性的转变,政治功能发挥日趋自主性在三权分置改革推进过程中,可在产权功能全面发挥的框架下推进制度创新,同时畅通社会与国家的协商渠道,及时回应治理反馈,以提升制度改革绩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22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