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芪赤风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1-2期)蛋白尿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双[1] 张昱[1] 李刘生[1] 于子凯 赵明明[1] 司远 张丽敏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1年第11期2705-2707,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资助项目(ZZ0708105)。

摘  要:目的评价加味黄芪赤风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1-2期)蛋白尿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辨证属脾肾气虚兼血瘀证的CKD(1-2期)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基础治疗之上,试验组给予加味黄芪赤风颗粒,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24h尿蛋白定量、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IV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Ⅳ,ColⅣ)的差异,并观察安全性指标。结果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24h尿蛋白定量、中医证候积分、LN和Col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中医证候积分、LN和Col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4h尿蛋白定量、LN和Col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GB、ALT、AST均治疗后组内比较无异常降低或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Scr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赤风颗粒治疗CKD(1-2期)蛋白尿有效且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降低血清ColⅣ、LN水平,抑制肾脏纤维化相关。

关 键 词:加味黄芪赤风颗粒 CKD(1-2期) 蛋白尿 随机对照试验 血清ColⅣ、LN 

分 类 号:R285.6[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