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振雷[1] 潘家荃[2] 周桦楠 刘冠求[2] 于涛[2] Liu Zhenlei
机构地区:[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人事教育部,辽宁沈阳110161 [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24期45-48,共4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沈阳市专家工作站(编号:20220105);沈阳市薯类产学研联盟(编号:2022-CXY-076);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计划(编号:2021GR2927)。
摘 要:甘薯为喜温短日照作物,起源于热带地区,对低温较敏感。低温冷害对甘薯的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甘薯的耐冷分子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总结了低温对甘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表观危害症状及对甘薯生理生化方面造成的影响;列举了近年来甘薯耐冷组学和耐冷microRNA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为甘薯耐冷基因的挖掘及从分子层面揭示甘薯耐冷机理奠定了基础;介绍了目前基因工程在甘薯耐冷研究中的应用,有效加快了耐冷分子化育种进程。同时,文章提出以加强甘薯抗冷性的QTL分子标记定位研究、推进甘薯冷信号分子传导研究、深入开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3个方面为未来甘薯耐冷研究的重点方向,以期为甘薯耐冷研究及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