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济南250000 [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
出 处:《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2年第1期74-7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Health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1974577)。
摘 要: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为不孕症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治疗中如果发生空卵泡综合征(EFS),则无法从成熟的卵泡中获取卵母细胞。虽然EFS比较罕见,但由于无法使用超声波或血清激素水平进行预测,而且EFS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一直是辅助生殖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关于EFS的发病机制医学界尚无确切定论。最早2008年Stevenson首次将FES详细区分为真性和假性,并提出真性空卵泡综合征(GEFS)的病因、治疗同假性空卵泡综合征(FEFS)有很大差别,这对EFS的病因、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GEFS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卵巢状态、遗传等因素,此类患者预后较差且当前赠卵是可行的一种选择;FEFS主要是人为因素或药物因素导致,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预后较GEFS好。本文对EFS的病因、治疗、预防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 键 词:空卵泡综合征(EFS) 病因 预防 治疗 预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4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