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12期19-26,共8页Study & Exploration
摘 要:“生产的人”是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的一个基础性形象。处在资本主义体系当中的“生产的人”进行着异化的生产,因此,以“生产的人”为分析起点,有助于更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技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外化产物,标识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它在一定社会结构中规定着人的生产样式,所以技术既是“生产的人”的本质的塑造因素,又在资本逻辑下构成了对“生产的人”的统治力量,这种双向运动成为马克思论述技术与“生产的人”的核心。海德格尔与埃德加·莫兰对于马克思的“生产的人”与技术的关系的论述,是理解马克思思想内核两种不同思路的参照:海德格尔在生存论的视野上将马克思的“生产的人”误诊为“仍未超出主观主义的形而上学”,因而使其未能达及马克思所能达到的真正历史性维度;莫兰则认为马克思“生产的人”这一人本学的第一根基,需要“心理的人”这个人本学的第二根基来补充,因而莫兰走入了弗洛伊德式的“抽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