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不可失——必须重视神经重症中的肌少症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菁[1] 施小燕[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重症医学科,杭州310009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年第12期1413-141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自1989年Irwin Rosenberg首次提出肌少症(Sarcopenia)的概念[1],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了肌少症在重症患者(如脓毒症,颅脑损伤,COVID-19等)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2-4]。Hanna等[5]认为,如果发生危重症继而出现肌肉减少的情况,那么对于老年病患来说则是一个导致不良预后的“致命组合”(deadly intersection)。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必须重视肌少症,积极开展研究,从而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关 键 词:肌少症 颅脑损伤 神经重症 老年病患 重症监护室 危重症 重症患者 脓毒症 

分 类 号:R685[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