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少年儿童研究》2021年第12期45-53,共9页Children's Study
摘 要:当代校园欺凌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延续了传统欺凌语义的社会话语,主要将校园欺凌作为归于纪律与道德调节的社会行为,但是现实中校园欺凌已经包含显见的违法因素,呈现出未成年人违法的向度。于是,作为社会话语的校园欺凌概念实际上以道德和纪律遮蔽了欺凌行为中的法律问题,无法为校园欺凌的法治化治理提供必要的话语支撑,甚至成为其治理失效的重要诱因。确认并凸显校园欺凌的法治语义,在"法律-纪律-道德"的框架中重构校园欺凌话语,进而以其统领包含法治教育和违法惩戒在内的校园欺凌治理体系,应当成为应对这一现象的观念基础和路径依托。
分 类 号:D922.16[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G474[政治法律—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6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