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秋婷[1] 陈雅红[1] 曾珊珊 黄彩虹[1] CHEN Qiuting;CHEN Yahong;ZENG Shanshan
机构地区:[1]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泉州362000
出 处:《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1年第5期25-27,共3页Strait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N094S)。
摘 要:目的分析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前后泉州市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的发生与流行特征,为消灭脊灰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泉州市2006—2020年报告的VAPP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20年共报告诊断VAPP病例8例,均为首剂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后发生,免疫儿童VAPP发生率为3.98/100万人,服用OPV者VAPP发生率为0.83/100万剂次,首剂服OPV者VAPP发生率5.83/100万剂次。首剂引入脊灰灭活疫苗(IPV)后,2017—2020年VAPP病例发生数为0。8例VAPP均为男性,为2~5月龄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距发热平均间隔16.9 d,距发生麻痹平均间隔22.0 d,病例均残留麻痹;2例有肛周脓肿史;57.1%(4/7)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疫苗株,其中2例分离到Ⅲ型疫苗株,2例分离到Ⅰ型疫苗株。结论 VAPP病例主要集中在小月龄、首剂OPV接种婴幼儿。2017年以来首剂均接种含3个血清型的脊灰灭活疫苗(IPV)后未再发现VAPP病例,显示脊灰疫苗策略转换成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