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动支付背景下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晨依 于天红[1] 

机构地区:[1]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

出  处:《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2期156-158,共3页Journal of Taiyu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基  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的双向衔接”(项目编号:GS19022)。

摘  要:大学生作为思想独立、经济部分独立的消费群体,由于其社会经验不足、心智成熟差异较大、在消费观念上比较前卫,容易形成非理性的消费冲动行为,造成了情绪化消费、攀比式消费、过度性消费、迎合性消费等多种内化及外化表征。大学生的这种消费现象的形成,既与移动支付的催化相关,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消费理念的刺激导致,与家庭环境、校园文化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应该从大学校园的教育着手,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去构建适度消费、精神消费的理念,用艰苦奋斗的思想和勤俭节约的作风去指导他们的消费行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校园消费场景,达到全面、科学的消费引导。

关 键 词:移动支付 大学生 非理性消费 思政教育对策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