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善根 Zhang Shan’gen
出 处:《求索》2021年第6期165-173,共9页Seeker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的体系建设与实施措施研究”(项目编号:20&ZD190)。
摘 要:法律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各种新问题、新困境,引发了人工智能法律地位与属性的论争。基于人工智能在技术上的可能性、伦理上的限度,以及技术、社会与法律关系等各层面的考虑,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法律上的主体,但其是一种新型的、从属的法律主体。构成从属法律主体的理论基础,不是人工智能的主观意志,而是人工智能具有特定的智能属性、人工智能在运行过程中处于无主体状态及现有法律是否陷于无解的局面。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并非自动赋予,而需要技术甄别。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认证,建构符合人工智能主体的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身份认证,对符合主体资格技术标准的人工智能,建立相应的主体资格和身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