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学视域下的语言转向——评童永生教授《中国岩画的文献学研究》  被引量:2

Language Tur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conology——Comments on Professor Tong Yongsheng's Document Research of Chinese Rock Painting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姥海永[1] 

机构地区:[1]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出  处:《创意与设计》2021年第6期98-104,共7页Creation and Design

摘  要:通过在岩石上刻画一根线条并理解它们,史前艺术家一定开启了某种崭新的思维。在人类精神史最古老的艺术基因序列中,岩画无疑占据着最为前沿的开端位置。它源于石器时代人类创制原始工具的同一冲动与夙愿,但又远超于此,这是一种仅属于人类的“创世纪”。公元前17000年前的法国拉斯科(Lascaux)洞窟壁画与公元前15000年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Altamira)洞窟壁画,作为永恒之杰作已被载入艺术史。而距今已有36000年的法国肖维岩洞(Grotte Chauvet)在1994年被发现,其面积达8500㎡,岩壁上绘有洞熊、披毛犀、猛犸象以及大型猫科动物等14个不同物种,形象逼真生动,绘画手法遒劲有力,场面气势恢宏,观者无不震撼。

关 键 词:中国岩画 语言转向 图像学 文献学研究 阿尔塔米拉 洞窟壁画 遒劲有力 绘画手法 

分 类 号:K879.4[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56[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