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象性”到“生成性”:刑罚威慑理论的认知视野转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中良 

机构地区:[1]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182-187,共6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威慑理论将具体的、带有鲜明个性烙印的、动态的威慑效能形成过程抽象成静态的普适性机制,从而忽视了威慑效能形成的行动者间的差异性和即时动态性。生成认知主张认知是具身心智(大脑、身体)与身处环境结构耦合的产物,根据生成认知重新审视威慑效能形成过程,威慑效能不再是封闭于大脑中的对犯罪利弊的抽象的理性权衡、比较、算计,而是具身心智与身处环境动力耦合的即时结果,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由此实现了从"抽象性"到"生成性"的转向。这种转向导致了从威慑理念、威慑功能到威慑定位的多元价值取向嬗变。根据转向后形成的"生成视野—威慑理论"可以指导建立个性化预防模式,与威慑理论指导建立的特殊预防模式相比,它更能关切犯罪人的具体情况。

关 键 词:威慑理论 刑罚威慑 生成认知 

分 类 号:D917.6[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