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开轶[1] 端木燕萍 Xu Kaiyi;Duanmu Yanping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2]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94
出 处:《学术交流》2021年第11期45-54,共10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政治安全视阈下的网络边疆治理研究”(16AZZ008)。
摘 要:技术赋权理论源远流长,主要涵盖四种技术权力观,即古典的、近现代的、后现代的以及当代的技术权力观。它们虽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技术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但是对于技术为什么能够转化为政治权力、如何转化为政治权力,尚缺乏逻辑自洽。可以从技术改变政治权力主体的内部结构、扩大政治权力资源、增强权力客体对权力主体的反作用力、变革政治权力运行的方式等方面来考察技术赋权的逻辑演绎过程。技术赋权促成经济生活的嬗变、影响政治发展的进程、改变了国际权力分配格局,在人类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将展现出更为突出的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