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性履行理论与最密切联系原则关系之再梳理--兼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  

Re-ration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Characteristic Performance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Together with a Comment on Article 41 of the“Law of Application of Law for Foreign-related Civil Re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丽珍[1,2] Zhang Lizhen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 [2]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  处:《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12年第1期98-124,共27页Chinese Yearbook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nd Comparative Law

摘  要:最密切联系原则和特征性履行理论都可溯源到法律关系本座说,但两者的发展道路却有所不同,随着两大法系的融合,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灵活性和特征性履行理论的确定性相结合才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缺失时合同法律适用的较佳选择,这种结合要么以特征性履行体现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具体化,要么让最密切联系原则发挥对特征性履行理论的矫正功能。而我国《适用法》第4丨条的规定悖离了最密切联系原则和特征性履行理论之间的常态辩证关系,实乃一大缺憾。

关 键 词:最密切联系原则 特征性履行理论 当事人意思自治 法律关系本座说 《适用法》 合同法律适用 矫正功能 辩证关系 

分 类 号:D9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