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龙腾 邓义俊 杨承勇[3] 杨恒[3] 杨媛 施辉亚 熊云彪[3] 刘窗溪[3] Long Teng;Deng Yijun;Yang Chengyong
机构地区:[1]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贵阳550001 [2]黔西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黔西551500 [3]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贵阳550002
出 处:《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第6期380-38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traumatic Surgery: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是救治不能控制的顽固性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急救措施之一,在神经外科中应用广泛,尤其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e,HCH)等急危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缓解颅内高压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由于手术可能造成颅骨缺损并导致颅内病理生理发生变化,因此产生很多并发症,如迟发性颅内出血、脑切口疝(脑膨出)、硬膜下积液、脑室扩大、脑积水、反常性脑疝(paradoxical herniation,PH)、环锯综合征(syndrome of the trephined,ST)等[1]。其中脑切口疝(脑膨出)是行DC术后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病理学表现为脑组织从颅骨破损口向外膨出呈覃状,是由于颅骨缺损、硬脑膜未缝合以及各种原因引起颅内压增高造成脑组织向颅外移位,犹如覃状,故又称脑覃[2,3]。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右颞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切口覃状疝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8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