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明兵[1] 董灏智[1] 韩东育[1] 黄滢 胡天舒[1] Wang Mingbing;Dong Haozhi;Han Dongyu;Huang Ying;Hu Tianshu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00-122,共23页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世界与‘新文明体系’的形成研究”(20JJD770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户日本的‘日式区域秩序’构想研究”(19BSS0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中日游记的‘自-他’审视结构与两国政治互疑的见闻来源研究”(19BSS050)。
摘 要:学界通常将日本的明治维新、特别是“脱亚入欧”现象看成是1868年以降迅速完成的历史性壮举,并由此强调日本人只用几十年时间即完成了西方世界几百年才完成的近代改造任务。可当人们注意到日本开国之初西方人笔下的当地人精神面貌,特别是其中所谈及的日本人价值取向并不逊色于西方世界等记录时,或许会发现,早在距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多年前的江户时代,日本即已次第展开过一场以实务主义为基调的思想解放运动。本刊特邀“中国历史研究院韩东育工作室”韩东育教授等学者进行笔谈。本组笔谈拟通过佛教史上的“脱佛入儒”、经典史上的“回归六经”、儒学史上的“脱儒入法”、医学史上的“弃汉从洋”和交流史上的“脱亚入欧”等前后关联、彼此衔续的思想发展脉络,尝试性地勾勒出日本鲜为人知的内在变化经纬。在打破明治维新瞬间成功之神话的同时,也提示了近代化、特别是思想观念等近代性演进所需要的绝对时间,事实上是难以人为跨越的逻辑和事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