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易杰 Yi Jie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出 处:《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1年第2期88-99,共12页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欧美戏剧研究”(19ZD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菲德拉的爱》一剧中,萨拉·凯恩在重新回归古典主题与三一律戏剧形式的同时,还以全新的内容而非全新的戏剧形式,深化了戏剧中的"拟真第二序列"。本文通过对该剧中的戏核、主体以及客体情境的研究,发现了新的悲剧情感。凯恩构建了鲍德里亚式消费符码的客体情境。主人公不再是陷于情感伦理矛盾的古典式的菲德尔,而是迷失于消费社会中超虚无主义的希波吕托斯。他的戏剧行动是追求真实的绝对化,而非生活的绝对化。菲德拉强奸指控是真实的,也因此给希波吕托斯带来他渴求的绝对真实——毁灭。希波吕托斯最终向真而死,而非向死而生。该剧作者表达了在客体的符码统治中,拟真使主体和客体达成一致,只有死亡才能带来真实这样一个重要理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18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