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贵涛 

机构地区:[1]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二道沟镇综合服务中心

出  处:《中国畜牧业》2021年第23期64-64,共1页China Animal Industry

摘  要: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牛感染后会发热、消瘦,皮肤水肿、局部出现坚硬的结节或溃疡,奶牛产奶量下降,病牛屠宰后皮鞣制后会出现凹陷或孔洞,又称疙瘩皮肤病。病牛是主要传染源,其皮肤结节、血液、肌肉、内脏及分泌物中均存在病毒,病牛恢复后可有3周左右带毒时间。健康牛与携带病毒的蚊、蝇、疥螨、跳蚤等节肢动物接触后会感染该病,健康牛接触病毒污染的水源、饲料也会发病,健康牛直接接触到病牛也会发生感染。在该病流行地区不同养牛场的发病率差异较大,通常为2%~20%,但病死率较低。

关 键 词:病毒性传染病 病毒污染 病牛 疥螨 皮肤结节 皮肤水肿 奶牛产奶量 节肢动物 

分 类 号:S85[农业科学—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