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永顺[1] 李毅平[1] 叶悟 汤健[1] 王健[1]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上海200071
出 处:《光明中医》2021年第23期3924-3926,共3页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8ZR1436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874402)。
摘 要:目的 评价疏肝健脾降逆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临床收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98例,按2∶1比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2例患者,对照组66例患者。治疗组予以疏肝健脾降逆方药治疗干预,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连续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内镜下黏膜炎症、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评价疏肝健脾降逆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胃镜下黏膜炎症总有效率为72.00%,对照组为7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肝健脾降逆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食管黏膜炎症和生活质量,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开发推广应用。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