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瑛 Li Ying
出 处:《理论月刊》2022年第1期152-160,共9页Theory Monthly
基 金: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元人论’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的流变及影响考论”(18BZJ026)。
摘 要:传统父权社会秉持男性本位的制度文化,从宗教哲学关系本体论角度看,女性位置在父权视域的性别关系中基本上是在具有相对主体地位的"我—你"与处于绝对客体位置的"我—它"之间流转。在女性主义研究中,"女性"概念的研究起点是性别客体"他者",女性自我主体性的建立在于从"绝对他者"到"相对他者",类似于从二元关系中的"它"超越到"你"。据此分析《路得记》中女主人公路得,发现:(1)由于路得在国籍身份、社会阶层和辈分伦理中的复杂集中的弱势位置,集中于路得主体性建立的性别"他者"过程有存在、伦理、政治和审美四个依次递进层次的形象,体现出路得从绝对工具性的"它"提升到具有社会尊严的"你"过程的艰辛复杂;(2)从女性主义理论"他者"内部的逻辑看,女性自我主体性的连贯发展,可以综合立足于存在、伦理、政治和审美多层次的"他者"形象,即女性从"它"提升到"你"的超越可以整合多重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