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晨宇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音乐学院,苏州215000
出 处:《当代音乐》2022年第1期117-119,共3页Modern Music
摘 要:作为偶然音乐的开创者和领军者,约翰·凯奇在充满着混沌和新生的20世纪音乐领域中为听众们敞开了一道未曾设想的大门。有人称凯奇的音乐为实验性音乐,有人甚至根本反对凯奇是个音乐家这个事实。无论用何种方式去定义凯奇的音乐观念,或者定义凯奇本人,至少有一件事实是可以被确定的——约翰·凯奇为20世纪之后人类的听觉世界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而这种新的可能性,体现在对音乐,或者说对“声音”的控制层面。凯奇对音乐的“控制”层面体现也许并不体现在作曲的行为本身,更精确地说,是体现在音乐的产出方式上。另一方面,凯奇深深知道声音世界的无限性和自由性,所以在听觉上,我们听到的声音又是“不可控制”的。这种声音的产出方式和接受的关系,贯穿了凯奇的音乐观,进而影响着我们如何对待音乐,以及聆听音乐的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