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海口570102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1年第10期907-91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及配体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住院74例PNS患儿,根据疾病活动度分为:缓解期组32例;发作期组42例。选取同时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CD_(3)^(+)、CD_(4)^(+)、CD_(8)^(+) 、CD_(19)^(+)、CD_(16)^(+)56^(+)淋巴细胞数量、血清IgG、IgA、IgM、C_(3)、C_(4)及sPD-1、sPD-L1水平差异。随访2年,根据预后分为:良好组56例;不良组18例。比较两组sPD-1及sPD-L1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随访2年PNS患儿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PD-1对随访2月PNS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发作期组CD_(4)^(+)、CD_(16)^(+)56^(+)淋巴细胞数量均低于缓解期组(均P<0.05),而缓解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三组CD_(3)^(+)、CD_(8)^(+) 及CD_(19)^(+)淋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作期组血清IgM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均P<0.05),且缓解期组血清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三组血清IgG、IgA、C_(3)、C_(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作组sPD-1与sPD-L1最高,缓解期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均P<0.05)。不良组血清sPD-1与sPD-L1水平高于良好组(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血清sPD-1与sPD-L1水平为随访2年PNS患儿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sPD-1与sPD-L1截断值分别为2.25 pg/ml及122.00 pg/ml,两者联合预测PNS患儿敏感度92.7%,特异度88.4%。结论:血清PD-1及配体与PNS患儿疾病活动度正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预测PNS患儿预后具有较好临床价值。
关 键 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 预后 ROC曲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