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商品与商品防伪之间的法律关系?——在“2021年度中国防伪行业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池 

机构地区:[1]山东履信思源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出  处:《中国品牌与防伪》2021年第12期93-96,共4页China Brand and Anti-counterfeiting

摘  要:12月9日,在由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组织召开的"2021年度中国防伪行业发展论坛"上,山东履信思源防伪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特聘教授于池做了"如何界定商品与商品防伪信息的法律关系"的主题发言。发言从消费者和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无法从商品的特征来识别假冒和证明假冒入手,介绍了防伪作为防止假冒和识别证明假冒的重要工具,防伪产品本身或者防伪技术应该具备法律拒止因素,尤其是刑法拒止因素。商品防伪与商品的真实性存在担保关系,商品防伪信息与商品特征信息之间必须要有法律意义上的关联,在造假案件中商品防伪信息要能够作为消费者维权和执法者执法的证据使用。以下是根据发言录音整理而成的文章。

关 键 词:证据使用 防伪技术 商品防伪 市场监管部门 信息工程学院 消费者维权 录音整理 假冒 

分 类 号:D9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