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预处理治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莉[1] 陈振华 杨建新[2] 丁仲诺 孟治寿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太原030001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太原030001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2期348-352,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自然基金项目(No.201901D111372);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No.2019043);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No.2020SY246);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科研项目青年基金项目(No.202002-3)。

摘  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预处理治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TEAS组,每组60例。TEAS组于术前30 min在病人双上肢内关穴、合谷穴联合刺激至术毕,频率为10 Hz,强度为7~15 mA。对照组频率为0 Hz,强度为0 mA,即无效刺激。于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进行谵妄评定方法(CAM-CR)测试;于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时取血样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NSE、GFA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EAS组术后3 d谵妄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后1 d、术后3 d GFAP、NSE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EAS与术后1 d GFAP、术后3 d GFAP、术后1 d NSE、术后3 d NSE、术后1 d CAM-CR评分、术后3 d CAM-CR评分呈负相关,GFAP与NSE呈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1 d GFAP、术后3 d GFAP、术后1 d NSE水平预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发生谵妄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0.790,0.693。结论TEAS预处理可预防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GFAP、NSE下降有关。

关 键 词:谵妄 经皮穴位电刺激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分 类 号:R687.4[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