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滨娟[1] 邓丽萍 袁嘉欣 胡启良 黄国勤[1] Yang Binjuan
机构地区:[1]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5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2期225-231,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300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661070)。
摘 要: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削弱长期连作障碍,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复种方式,综合分析稻田复种轮作系统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稻田CO_(2)和CH_(4)不同季节排放量趋势一致,均是晚稻>早稻>冬作物,而N_(2)O排放与之相反。从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来看,CO_(2)排放总量明显高于CH_(4)、N_(2)O排放总量。处理A(紫云英—早稻—晚稻)CO_(2)排放总量最高,但N_(2)O和CH_(4)排放总量均最低,N_(2)O和CH_(4)排放总量最高的是处理C(油菜—早稻—晚稻)。无论是冬季作物生长季、水稻生长季还是全年,3种温室气体的综合GWP均是以处理A最低,处理C最高,双季稻田冬种油菜对全球增温贡献较大,对环境来说是不利的,从这一点考虑,冬种紫云英相对来说是对环境更有利的。"混播绿肥—早稻—玉米‖大豆→混播绿肥—早稻—晚稻"综合效益较好,最具可持续发展优势,有利于农业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因此,"紫云英—早稻—晚稻"和"混播绿肥—早稻—玉米‖大豆→混播绿肥—早稻—晚稻"这2种模式是适合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稻田冬季农业开发与复种轮作模式。
分 类 号:S344.1[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344.3[农业科学—农艺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