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河北唐山063000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2年第1期55-57,共3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基 金:河北省政府资助专科带头人项目(361036);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191136)。
摘 要: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在人体承重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约占骨折总数的3.92%[1]。多数踝关节骨折为低能量损伤,以旋转暴力为主,有些骨折还会合并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破坏了踝关节的稳定性[2],但很少伴有踝关节脱位。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以高能量垂直暴力为主的踝关节骨折呈现增多趋势,且通常伤情复杂,损伤比较严重,甚至会伴有距骨向上脱位和下胫腓联合分离。Bible等[3]将这种特殊类型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定义为Logsplitter损伤。虽然在此之前意大利医生Molinari曾报道过类似病例[4],并阐述了可能的受伤机制为旋前-外旋损伤或旋后-外旋损伤,但由于这一概念提出时间较短,尚没有得到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仍未达成共识[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65.143